普通詐騙類案件為什么損失難追回?上海刑事律師事務所
近年來電信詐騙、網絡詐騙層出不窮,很多人被騙了以后,就報警找警察叔叔,但能將損失追回來的卻是寥寥,為什么?
我們說為什么被詐騙的錢很難追回,因為騙子不是“傻子”,就比如說電信詐騙,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電影《巨額來電》,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特警破獲超級詐騙團伙的案件。
通常,一個“專業”的詐騙團隊,最擅長的兩件事:資金轉移(洗錢)、和身份偽裝。
試想騙你的人,身份是假的,公司是假的,什么都是假的,身份偽裝的同時,通過各種技術偽裝、火速轉移資金,這就給警察追索造成極大困難。
經常性的,很多案件騙子經過重重IP池和改號平臺,追溯半天結果找不到真正的設備……
少部分找到了真正設備,定位抓人后發現竟然抓錯了,身份是被冒用的……
極少部分找到了真人,結果發現是在國外,等著去抓的時候人早跑了……
又極少部分真的抓了,又因為引渡條約各種復雜手續……
其中耗費的人力物力財力,加起來追索成本之高,大家可以想象,所以很多時候不是警察“不管”,或者“打擊”力度不夠,而是“難度太大”,“人力太少”。
所以現在大家應該也能發現,反詐騙這件事,公安人員重點是放在事前攔截上,通過各種媒體宣傳、社區普法等等,實時更新各種最新防詐騙指南。
所以,被騙的心情可以理解,但是打擊詐騙之難的事實也需要大家更多的理解。
1、不要相信天上掉餡餅,被“低價出售”、“高價收購”等幌子迷惑。
2、在互聯網上交易游戲裝備或者游戲賬號的時候,一定要使用游戲官方經營的或者是授權的第三方平臺來進行交易;如果游戲本身沒有經營或者授權給第三方平臺的話,最好咨詢游戲的官方客服,尋找官方認可的交易渠道。
3、不要輕易點擊不明來源網站和鏈接。
隨著網絡游戲的風靡,很多玩家自愿掏錢“氪金”,金錢流量一大,給一些想不勞而獲的人帶來了“商機”。“低價出售游戲幣”,看到這種好事要小心了!眾多大型網絡游戲的風靡,吸引了大量玩家,大多數游戲需要玩家購買裝備或者虛擬貨幣,游戲幣詐騙也應運而生。
相關案例
近日,市民陳某玩游戲時,突然看到有人在網上發布低價出售游戲幣的消息。陳某立即添加對方為QQ好友,經過砍價最終確定以325元人民幣從對方處購買270萬游戲幣。此時,對方推送給陳某一個“京東391”交易平臺,陳某在平臺里點擊進入了購買游戲幣的鏈接,并支付了325元人民幣。當他與網站客服聯系時卻被告知,如果要完成交易需再支付1190元保證金進行身份認證,認證成功后保證金會自動退回。待陳某支付1190元后,網站客服又稱,陳某在填寫信息時銀行卡的所屬銀行填錯,需支付3950元才能修改信息。無奈,陳某又往平臺賬戶里支付了3950元。這時,客服又稱,該筆錢應直接轉入平臺老板的銀行卡賬戶而非平臺賬戶,陳某需重新將3950元轉進客服提供的銀行卡賬戶里。這時,陳某覺得自己上當了,于是立即報警。
詐騙團伙先以低價誘惑游戲玩家購買游戲幣,玩家上鉤后,再以需要開通VIP、資金被凍結需解凍、注冊賬號時銀行卡號填錯了等多種理由,一步步套路游戲玩家,詐騙錢財,制定“請君入甕”的作案流程。上海刑事律師事務所